宋、元、明、清的雜技藝術(shù)
中國的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是都市經(jīng)濟發(fā)達,市民階層強大的時代,像前代那樣以皇室和國家組織的大型雜技百戲演出已經(jīng)少見。相反在繁榮的城市,如北宋的首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市)、南宋的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市)都有各種街坊、市場的演出場所,當時稱瓦子樂棚。雜技、舞蹈、武藝、說唱、各種形體表演藝術(shù),同場獻藝,互相觀摩,無疑對中國獨特的戲曲藝術(shù)的形成起了促進作用。
元代(公元1206年―1368年)是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統(tǒng)一大帝國,它雖然統(tǒng)一中國只有不足百年的歷史,但對中國各民族的藝術(shù)交流卻產(chǎn)生了有力影響。中華藝術(shù)史上的奇葩――元雜劇,就是在元代鼎盛成熟起來的。
“雜劇”所以有此名稱,研究者認為,就是因為當時的戲劇藝人和雜技藝人同場獻藝,在戲劇演出中吸收或穿插不少雜技演出的原因。這從山西省右玉縣寶寧寺保存的元代水陸畫中也可以看出,其中兩幅描畫了雜技、幻術(shù)和戲曲人物的形象,可以看出當時他們同場作藝的情狀。
《往古九流百家諸士藝術(shù)眾》一幅分上下兩層,上層繪士、農(nóng)、工、商、醫(yī)、卜、星、相各色人等,下層則是雜技、戲劇演員。特別有意義的是在這幅畫里,還把當時為戲曲、雜技演出寫詞作本的書會才人的形象,擺在了重要地位,彌足珍貴。雜技、戲曲演員共十一人,有手技戲法、侏儒幻術(shù)、舞獅,也有宋元雜劇中的正末和凈色。走在最前的侏儒,赤身肥胖,頭裹碎花紅巾,身上只有一紅布褲衩遮羞,肩扛一瓶,可能是表演“入瓶”一類技巧與柔術(shù)的雜技。
明(公元1368年―1644年)、清(公元1644年―1911年)兩代是中國最后的兩個封建王朝,雜技與舞蹈等傳統(tǒng)表演藝術(shù)很少在宮廷演出。特別是雜技更被視為不入流的玩藝,宮廷中基本沒有雜技演出的記載,只有明憲宗(公元1465年―1488年在位)《行樂圖》中有雜技表演的形象。清代雜技藝人進一步淪落江湖,但是戲曲卻勃興起來。特別是自1790年徽班進京,京劇誕生之后,戲曲武打戲?qū)﹄s技武藝的吸收成空前之盛,終于形成以武戲為招徠的繁榮景象。
跟頭本來是雜技技巧中的重要一項,在清代戲曲中,它被戲曲表演所吸收活用在方方面面,故清末有所謂“京劇里的跟斗,雜技里的頂”的俗話。明末安徽班就有“剽輕精悍、能撲跌打”的聲譽,當年演目蓮戲諸般雜技,競呈舞臺,經(jīng)過近50年的熔鑄冶煉,自然更有火候?;瞻噙M京后,每場演出必有專重跌打撲斗的武戲,從當時在北京看過徽班演出的人記載看,他們的確吸收了不少雜技技巧。
清代雜技藝人漂泊江湖,生活凄苦,但出于對祖宗藝術(shù)的摯愛和對人生的追求,他們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保持和發(fā)展了自己的藝術(shù)。“蹬技”和“古彩戲法”都有了新的創(chuàng)造,“耍壇子”、“劍、丹、丸、豆”的系列幻術(shù),都達到了極高水平。清代雜技除“撂地攤”,在城鎮(zhèn)鄉(xiāng)村中流浪賣藝外,一些技藝高超的藝人,也被邀請做富室貴家的堂會演出和逢年過節(jié)的行香走會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