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學生的“心”
我教書已經(jīng)教了很多年了,從低幼班慢慢地升職,一直到現(xiàn)在我任教五年班了。我不敢說自己教學經(jīng)驗豐富,但也有自己的一套教法和見解。當一位稱職的老師,除了寫好教案,備好課外,上課時臉帶微笑也是很重要的。每個人不管是在社交方面,還是做其它事情,笑臉可以幫上很多忙。笑臉代表開朗,熱情,平易近人,給人留下一個很好的印象。如果從上課的第一天起能夠保持溫和仁愛的微笑的話,學生不但見了喜歡這位老師,也會愛上這門課,他們用心上課,我們老師也教得輕松。另外,教師說話要有技巧,把“不好” 說到“ 好”,給他們自信,多表揚,多鼓勵他們上進。也要學會幽默,平時有空多和學生在一起,開些玩笑是必要的,抓住學生的“心”,把師生的關系搞好是第一件要做的工作。講課的時候,要多給學生發(fā)言的空間和自由,不管他們在回答問題時帶有濃厚的“玩笑”意味或較為放肆,都可以接受,少些排斥或訓誡,因為有時候,就是這些玩笑可以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笑一笑”也許可以讓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然而,每天掛著一張笑臉并不意味著不可發(fā)脾氣。有時,學生情緒過于激烈,課堂氣氛過于“活躍”,變得不聽話,秩序難以控制的時候,發(fā)一發(fā)脾氣是必要的,讓他們知道教師是嚴肅的,讓他們從老師的“脾氣”中學會約束自己,認識自己的過錯,并使他們領悟到遵守課堂規(guī)則,尊重他人等的道理。至于“體罰”,我覺得有時候還是必要的。尤其是小學生,好學生當然是例外的,不過愛玩,愛搗蛋的調(diào)皮生,不肯做功課,不認真學習的后進生,打一打可以讓他們遠離惡劣的作風,習慣于正規(guī)的行為和態(tài)度,是有一定的效果。不過,體罰要有所講究的。除了手掌心是不可以打別的身體部位的,以免引起家長們不必要的反感和斥責。但更重要的是,學生做錯了,先給他們一兩次改過的機會,先跟他們說好如果再犯同樣的錯誤,就要以體罰來處懲,并要學生本人說出自己愿意受罰的“量”。老師要說到做到,在他們面前樹立起自己的威嚴,但只要他們知錯能改,一切都能赫免的。當然,我并不是提倡體罰的,主要的還是以講道理、表揚、和鼓勵為教育與教學的基本方針。
在教詞匯上,絕對要求學生理解掌握每一個詞的意思。該翻譯的就適當翻譯,而不是為了讓他們多聽些普通話,為了使他們能快點學會講普通話而拼命地講普通話,不敢用方言來翻譯,這樣會造成學生對詞義的理解不夠,運用模糊,其教學效果是適得其反的。我發(fā)覺,老師們對這方面不夠重視,以為他們背懂詞解就懂了,但其實死記硬背是培養(yǎng)不出真才的。同學們讀了一年又一年的中文,雖學過了很多詞匯,但真正明白和能夠運用的少之甚少,這對他們的寫作當然也是一個很大的障礙。有很多中學生就是因為理解掌握的詞匯太少了,不但說不出自己要表達的意思,而嚴重的是作文語句混亂,前言不搭后語,寫不出內(nèi)容來。我覺得,讓學生多背是對的,但至少要在他們理解的基礎上去背,才是學以致用,真正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而不是學后不懂,這豈不是成了笑話嗎?我平常教詞匯的時候,總是先讓他們自己看詞的解釋(適用于四~五年以上的學生)然后讓他們用方言來翻譯再練習造句,但要是他們看了不能夠理解的話,我會通過多舉幾個例子讓他們猜出詞義,然后才練習運用。當然,學生已經(jīng)理解掌握的詞如果要他們記得牢就要靠教師經(jīng)常給他們復習鞏固,和運用到每天的講話中去,但也要靠學生本身的努力和求進步的精神。
講到這里,讓我想起一個問題,“教學”應該是“教師”與“學生”密切配合,雙方共同努力,才能起到一良好的效果。但卻普遍性認為,“教不嚴,師之惰,教不懂,師之錯”,這樣的說法簡直就是把責任全部都推到老師身上,觀點不應成立。很多老師都是很用心地去備課,費盡心思,全身投入教學,為的就是希望學生學有所得,但現(xiàn)在的學生因為讀書壓力大,每天要學習幾種文字,功課繁多,難免有馬虎應付,懶惰懈怠的態(tài)度,造成學生越學越被動,在家沒有溫習功課,成績差的同學也是越來越多,班里及格率 也相對偏低,請問這是老師的錯嗎?學后的東西如果不消化,能夠化成“營養(yǎng)”嗎?我覺得不應該以“及格率”高低為評價優(yōu)秀老師的標準。當然,我不排除幫助后進生的做法,但我認為培養(yǎng)出更多更優(yōu)秀的人才才是更重要的。好生相對來講是自覺的,接受能力又強,如果要他們跟后進生一樣復習了再復習自己已經(jīng)掌握的東西,那豈不是浪費他們的寶貴時間嗎?這樣又培養(yǎng)不出能力強,水平高的優(yōu)生,不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嗎?既然要栽培好人才又要幫助后進生,我覺得最好的做法是把同級學生按照學習成績、以及領略能力強弱拆分出來,好生優(yōu)生班可多教一點,教快一點,差生班可教慢些,多復習些,這樣就雙方面都得到照顧,都各有進展。
最后,我要講的就是漢語拼音教學的問題。漢語拼音是最基本的知識,是學習中文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每位華文老師如果能在這方面多重視點,利用華文課把漢字和漢語拼音緊密結合起來教的話,也許有更多的同學在學習中文上進步更快、程度更高。小學六年以下的班級,更要把拼音的基本知識掌握好,對他們以后自學和提高漢語水平都有很大的幫助。目前的問題就是因為漢語拼音學得不好而造成了大部分升上了中學的學生對拼音非常生疏,翻了詞典也搞不懂怎樣去讀??上攵?,他們的知識面是有限的。我每次教生詞的時候,都有復習漢語拼音,把聲母和韻母用筆在下分開劃線,提問讀法和一些規(guī)律, 只要有經(jīng)常復習,即使他們程度再差、學習再被動,多多少少也會學懂一些的。畢竟現(xiàn)在的學生學習自覺性較低,多復習點還是必要的。(柬埔寨端華分校 陳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