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教學始于“知己知彼”
――菲律賓華教中心第七屆“中華文化大樂園”教學心得專輯
作為本屆中華文化大樂園三寶顏中華園的輔導老師,4月15日剛下飛機的時候,一下子由封閉昏暗的機艙置身于藍天白云映襯下的廣袤綠坪之中,我們八人一并歡呼三寶顏真美!機場連綴式的建筑頗有東南亞的熱帶風情。出了機場,三寶顏中華中學的老師熱情地接待了我們,給我們帶上了貝殼項鏈,歡迎我們的到來。
在食宿方面,學校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我們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下面我談談一周以來在教學方面的感悟。我的教學對象為六至八歲年齡段的學生,有些漢語基礎,但并不是很好,從周一到周五陸續(xù)都有學生報名。除了個別漢語水平比較好以外,其他的水平基本上在同一個層次上,這樣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處于該年齡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什么事物都充滿好奇感,這樣就易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而參與漢語教學活動。學校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教室里有各種平時熟知的事物,如椰子和芒果樹、小房子等,帶有中文字樣的各種表揚欄、批評欄,這些都為學生學習中文提供了良好的認知環(huán)境。
教學的第一天,我并不急于將事先準備好的教案付諸實踐,而是先詳細了解學生的漢語水平,于是便讓他們作自我介紹。例如“我叫什么”、“我?guī)讱q了”等,先前是按照學生的座次順序來進行,但是發(fā)現(xiàn)好多孩子都會靦腆、害羞和緊張。他們站到講臺上后,只是緊緊地拽著我的手看著我,后來吳老師提醒我可以先讓漢語水平好的同學來,起一個帶頭的作用。結果效果好很多,也有個別學生什么都不會,我會用英語提問,引導他們說中文。在第一天教學結束后,我對學生的情況有了大概的了解,隨后又對比其學習課本,發(fā)現(xiàn)自己準備的教案稍微有點難,但這正好適合,有利于學生漢語水平的提高。
第二天正式開展教學活動,為確保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有必要形成一個特定的教學指令。當我點到某個同學的名字時,我會讓他們回答“到”,每次上課之前都會強化這種意識。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會充分利用教室里現(xiàn)有的事物,如水果、文具;如果教室里不具備的,會做各種色彩鮮艷的教具來輔助教學。當學生的注意力開始減弱時,我會給予適當?shù)莫剟?,像積木、貼貼紙以及讓他們輪流來當小老師,重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學們也十分愛玩游戲,每當說到游戲時,他們都會歡呼雀躍,利用這個機會可以讓他們復習和鞏固所學的內容,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經過一周的教學我總結了一些經驗,例如兩節(jié)課八十分鐘我能夠教完一課的內容,但真正掌握的學生只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還是不能消化,所以有必要適當放慢速度,采用各種方式進行復習和拓展。簡單地帶著學生領讀,仍不能加深他們對所學內容的印象,所以對于重點,可以讓孩子們在作業(yè)本上寫下來。帶著這些經驗和感悟,我相信下一周的教學活動會開展得更加生動有趣。(三寶顏中華園 金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