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朗誦比賽提高學生語言能力

2022-05-02 01:01來源:澳大利亞新金山中文學校

  古人說:“三分文章七分讀”,說的是朗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和思想感情,更形象地感知文章的語言,文字之美。從古至今,朗讀一直是學好語文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一。朱自清先生認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其意義的獲得一半在聲音里頭。他說:“要增進學生理解和寫作的語文能力,得從正確的誦讀教學入手”。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平時,在課文教學中,我都是把朗讀(或背誦課文)作為教學要點之一。同學們最喜歡上臺來朗誦甚至是背誦(當然是有獎品的哦!)上學期,我們在班級里面舉行了朗誦比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很多同學都成績優(yōu)秀,只可惜我們只能選派三名選手在假期里去總校參加決賽。

  始料未及的是,三位選手在決賽中皆成功勝出,令人刮目相看!如何指導學生在比賽中獲勝 ?下面就讓我來拋磚引玉,談談粗淺的幾點體會吧:

  一、選擇合適的朗誦材料:為了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平時我花了不少時間收集了一些朗誦的材料,這次正好派上用場。我把適合各選手朗誦的材料及其范讀音頻,第一時間電郵給有電腦的同學,沒有電腦的同學我就把音頻上傳到家長的手機里。讓學生可以利用在家的時間熟悉文本,聽范讀和自我練習正音和語速。

  二、引導學生正確而有感情地朗讀:朗誦是聲音的藝術,是朗誦本人,文本作者,聽眾的對話,是他們心靈的碰撞。只有飽含感情的朗誦才會打動人。在短短的幾個星期里,在不影響正常授課的前提下,利用課間的10分鐘,我抓緊對選手們講解文意及引導他們領略文章的思想感情,力求讓朗讀者能融入到作品當中。令人欣喜的是,孩子們聰明好學,一點就通,讓我很佩服。惠潔同學朗誦的題目是《和時間賽跑》里面提到:“讀小學的時候,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愛我,我無法排除自己的哀傷,每天在操場上一圈兒又一圈地跑著……”讀到這里時,感情老是出不來,從小沒有在外祖母身邊生活過,她無法理解其中的感情。我就啟發(fā)她:“誰跟你最親?”她說:“姑姑”。“你就想象姑姑離開了你,你再也見不到她,你會不會感到傷心?”經過這樣一點撥,她的感情一下子就上來了,那種哀傷的調子很快地從聲音里表現了出來……此時此刻,我感覺自己就象“導演”,在為學生“說文”,而學生就是一個個富有潛質的優(yōu)秀演員,盡其所能地發(fā)揮著自己的演技。自然而生動地演繹著文章的深意。

  三、幫助學生克服臨場緊張的心理:要避免臨賽緊張,首先對朗讀內容要演練得非常熟;其次,就是要輕松上陣,不把輸贏放在心上,專心朗誦。比賽的那一天,我早早地就趕到總校,希望能再利用賽前的時間為他們輔導,穩(wěn)定他們緊張的情緒。沒想到的是,我們班的同學在賽場外預演時,竟引來了 I Talk B B 贊助商代表的關注,他還就如何消除緊張情緒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比賽結束了,當我聽到我們班陳子月得到二等獎,惠潔得到三等獎,馬鵬程得到優(yōu)秀獎時,我并不感到意外;但是,當校長宣布西區(qū)中文學校六年級組得到了“團體冠軍獎”時,我則是喜出望外――真是意想不到的驚喜!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這就是努力的回報吧!感謝參賽的同學及家長們的共同努力,感謝新金山中文學校和I Talk B B贊助商給了我們這次展示及鍛煉的機會。

  經過了這次比賽,我發(fā)現孩子們的朗誦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不僅拓寬了視野而且鍛煉了膽量。朗誦比賽就象開啟了中文教學的一扇新窗,使學生在老師同學欣賞的目光下,快樂地學習并進步著。

  比賽已經落下帷幕,所有的獎狀只能衡量你的昨天,并不代表你的明天。不斷的努力才會讓你立于不敗之地。今后,自己在教學中,一定要更充分地利用好課文,寓教于樂,引導學生掌握和了解更多的朗誦技巧和語音知識,培養(yǎng)他們廣泛朗讀的興趣,使他們既能深入地感受祖國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提高自身的口語水平,增強語感和寫作能力。(新金山西區(qū)中文學校  游月華)

全部課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