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典故:大材小用
2022-05-02
12:48來源:光明日報
龐統(tǒng)是三國時代的名士。那一年,龐統(tǒng)去投奔劉備。劉備見他長相難看,就將他安排到耒陽縣當縣令。龐統(tǒng)上任以后,終日借酒澆愁,不問政事。劉備聽聞很是生氣,遂命張飛去荊南巡視。
張飛到了耒陽,官吏出城迎接,就是不見縣官龐統(tǒng)。官員們說:“縣官自到任至今,天天飲酒,今日酒醉未醒,故沒有親自迎接!”張飛聽了大怒,直奔縣衙,找來龐統(tǒng),劈頭就問:“派你到耒陽主事,為何整天飲酒,荒廢公事?”龐統(tǒng)說:“百里小縣,政事甚少,百日之事,一日可以處理清楚!”他當場喊手下官吏,拿來文書,處理公事;要獄官帶來案件材料和拘留的被告,一一發(fā)落。清晰明白,條條有理。轉(zhuǎn)眼間處理完畢,人人稱贊公正。張飛佩服不已,就向劉備推薦了他。不久,劉備拜龐統(tǒng)為副軍師中郎將。而后,龐統(tǒng)的表現(xiàn)也確實很出色。
后人由此演化出了大材小用的成語,意為把大的材料用于小處,比喻人才使用不當,不能盡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