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尺尋”的由來

2022-05-02 12:48來源:成都日報

  古人說倉頡造字“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諸是之于二音拼成。“近取之于身,遠取之于物”。造這個尺字正是“近取之于身”。請你伸出右手,張開虎口,用拇指和食指卡量桌面,然后偏頭側(cè)視。哈,正好看見一個尺字,《說文解字》認為尺字從尸從乙,顯然是解錯了。尸象倚坐形,乙象燕飛形,皆與尺寸拉不上關(guān)系。據(jù)考,周代一尺合今五寸,這正是你一卡之長。尺字古音同卡qia(去聲)。難怪湖廣土話,吃飯說成qia(平聲)huan(去聲)。你別笑,他們說古音呢!有昆蟲的幼蟲名叫尺蠖,長僅寸,卻以尺取名,原因是它一縮一伸爬行,好似我們用拇指和食指卡量長度。這能旁證尺就是卡。

  咫比尺短,周一尺,今五寸。周一咫,今四寸。咫字從尺從只,只亦聲。篆文只象女手卡量之形。只,僅也,有短少義。

  篆文寸象右手形。掌下一橫所指,正是寸口位置。周一寸,今半寸。同樣推算,周一丈,今五尺,即1.70公尺,正是鄙人身高。周代一般成年男子身高一丈,故稱丈夫。篆文丈象右手高舉丈弓之形。舊時丈量土地,使用丈弓。

  前已說了,周代一尺合今五寸,周代一丈合今五尺。到了漢代,漢尺稍稍加長。周代一丈合漢八尺,合今五尺,正是中人身高,1.70公尺。??簡作尋)乃度量單位,漢代八尺為??。汉?八尺仍然合今五尺,還是1.70公尺。

  甲骨文?な竅笠庾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