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紗”為何那樣“烏”?
因是做官的象征,“烏紗帽”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自是非比尋常。因此,探討一下烏紗帽的來歷,考證一下“烏紗帽”又是怎樣和做官聯(lián)系在一起的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烏紗帽最早出現(xiàn)在東晉。咸和九年(公元334年),東晉成帝一時興起,讓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統(tǒng)一戴一種用黑紗做成的帽子,是為最早的烏紗帽。到了南朝劉宋時,有個叫劉休仁的名士別出心裁,制造了一頂用黑紗抽扎邊沿的帽子,也叫烏紗帽。因為樣式獨特,這種帽子很受民間追捧,很快風(fēng)行一時,不分貴賤、不分官民皆得而戴之。隋朝時,烏紗帽成了等級的標(biāo)志,烏紗帽上的玉飾數(shù)量有嚴(yán)格的級別限制,一品官紗帽上的玉飾可以有九塊,而六品之下的紗帽則不允許有任何玉飾。到了唐朝,烏紗帽更是搖身一變,身價倍增;據(jù)《唐書?輿服制》:“烏紗帽者,視朝及燕見賓客之服也。”《唐書》說得很清楚,烏紗帽是重要場合―――官員們上朝和宴請賓客時所必須戴的,是正規(guī)場合禮儀所必需。在這一刻,烏紗帽完成了從灰姑娘到白天鵝的轉(zhuǎn)變。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之后,為防止大臣在朝廷之上交頭接耳,就下了一道變態(tài)的詔書。命令所有的官員都要在烏紗帽兩邊各加一只尺余長的翅子,并裝飾以不同的花紋以示官階。這樣,在朝堂之上,如果有人交頭接耳,兩只帽翅自然擺來擺去,有時甚至可能會把對方的紗帽碰掉,出于禮儀的考慮,朝廷之上,交頭接耳的自然也就少了起來。
烏紗帽最后一統(tǒng)天下是明朝的事情。1370年,明政府規(guī)定:凡文武官員入朝,必須要戴烏紗帽,穿團領(lǐng)衫。并且規(guī)定,官階越高,紗帽的雙翅就越窄,反之就越寬。從此之后,烏紗帽成為了官員的專利品,普通百姓不許染指。從明朝開始,烏紗帽正式成為做官的代稱。
烏紗帽由最早的百姓服飾,后來走向了廟堂,而后來又被作為限制官員交頭接耳的道具,最后終于成為了當(dāng)官的標(biāo)志性物品,其中間的發(fā)展軌跡真令人生出無限感慨。(《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 郭燦金 張召鵬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