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幾部重要字典

  中國古代的漢字工具書很多,這些書可統(tǒng)稱為字典。

  在過去,研究文字、訓詁、音韻的學問稱為小學。清代的《四庫全書總目》把小學類書籍分訓詁、字書、韻書三種。如《爾雅》屬于訓詁,《說文解字》屬于字書,《廣韻》屬于韻書。這三種書各有側重,訓詁書主要是講解字義,解釋名物;韻書主要在分辨字音,依韻列字,并說明字義;字書與訓詁書、韻書不同,主要是根據字形分部,說明字的讀音和意義。

  以下是幾部重要字典。

  1、《說文解字》 東漢許慎著。全書以小篆為主體,根據不同的偏旁,分析字形結構,體例嚴整,是中國最早的對后代影響極大的一部字典。

  2、《玉篇》 梁代顧野王著。所收部首比《說文解字》多,排列次序也有很大變動。每字下面不僅注明字義,而且舉出古籍的例證和前人的注解,極其詳備。

  3、《類篇》 宋代司馬光等編。全書按部首編排,分為14篇。每字下先列反切,后出訓解,體例比較嚴謹。

  4、《字匯》 明代梅膺祚著。全書按楷書筆畫,把《說文解字》等的500多部首,改并為214部首;部首次序按筆畫多少排列,少者在前,多者在后。這部字書在明代流傳很廣。

  5、《正字通》 明代張自烈著。全書共241部,注釋繁博。

  6、《康熙字典》 清代康熙皇帝令張玉書等人參照《字匯》和《正字通》編纂而成的一部大型字典。全書分為12集214部,每字下面詳列反切,并加注直音,字義之下都引古籍中的文句為例。收字極多。

  7、《中華大字典》 陸費逵、歐陽溥存等編,1915年中華書局出版。全書是在《康熙字典》的基礎上進行革新,改正錯誤4000余條,增加1000多字。

  8、《新華字典》 魏建功主編,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全書按音序排列,共189部;所收單字8500個左右;在釋義上分別標出引申義、比喻義和轉義。這是第一本按漢語拼音音序排列的小型字典。

全部課源
頂部